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单位性质:高等学校
- 检验检测机构:否
- 机构网址:http://lab.zua.edu.cn/
- 服务次数:735
- 历史访问:3147
- 服务态度:0分
- 服务质量:0分
- 服务效率:0分
- 综合评价:0分
单位简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平原省财经学校,后几经更名和迁址,1964年在全国16所航空学校专业调整合并时,更名为郑州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专科学校,1984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科),1989年获得学士单位授予权。1999年,学校隶属关系发生转变,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管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河南省为主的办学体制。2009年,顺利通过硕士单位立项建设评审,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批通过我校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严谨、求实,开拓、进取”之校训,不断探索适应河南经济和航空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管理学科为主,管理学与工学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在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研究领域中的较强优势。学校现已建设成为管理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科研、生活、体育设施齐全,较好地满足了发展的需要。学校现有东、南、北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900余亩,建筑面积97万余平方米,资产总值10亿多元。设有管理工程实验中心、会计实验中心、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等35个教学科研实验中心,其中陶瓷材料界面实验室、航空物流实验室、高透水性路面材料实验室被列为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航空材料与工程技术实验室被列为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立项建设,航空制造及装备研究中心、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列为河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工程实验中心、会计实验中心被列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6.6 万平方米。图书馆现有藏书196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200多种,各类专业数据库近21个。学校现已建成“核心层万兆主干、汇聚层千兆主干、百兆交换桌面”的现代校园网络系统,约28 000个信息点遍布教学、科研和生活场所,一个现代化、数字化的校园环境正在形成。
学校现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设有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贸学院、信息科学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民航学院、物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21个教学院、系、部,1个软件学院,66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8个专科专业。其中会计学、工业工程、审计学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档案学、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个专业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工业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档案学5个教学团队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管理工程、会计学、材料工程、机电工程4个实验教学中心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业工程、会计学、经济学3个专业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被确定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学、结构工程、区域经济被确定为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师资力量日益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40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管专家和省级学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9人。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郭重庆、张彦仲等5位院士以及郭道扬、齐二石、毕强等近百位国内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学校有3人被有关高校聘为博士生导师,52人被聘为硕士生导师。
学校确立了“德育首位,教学中心,质量至上,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为国家建设各条战线尤其是国防工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2万余名,成为航空工业和河南省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万余人,在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以及挑战杯等团学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有100余项,学校连年被国家或河南省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学校以提升科研水平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科研基础建设。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项,基于NSFC国际合作项目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近五年来,承担国防科研项目近63项,省部级项目760多项。
学校现有中国航空工业质量与生产力改进研究中心、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CAD/CAM 研究所、土木工程与管理技术研究所等近20个科学研究机构。学校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 “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质量管理与经济发展国际会议”、“中韩质量科学与生产力促进国际会议”等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会议,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校主动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和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主动参加到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中,力求在郑州航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创特色、求发展,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学校成立了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航空材料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聘请了《航空大都市》的作者、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为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首席科学家,设立了“约翰·卡萨达中国工作室”。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列入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向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发展。2013年4月,学校与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成为河南省继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之后在海外建立的第3家孔子学院,也是河南省在非洲设立的第一家孔子学院。
学校先后荣获“郑州市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河南最具公信力的十大教育品牌”,2011年荣膺“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2012年被选为“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 2013年被评为“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学校以六十多年的办学积淀为基石,全校师生正以昂扬的姿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实现更名为郑州航空大学的光荣梦想而努力奋斗。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严谨、求实,开拓、进取”之校训,不断探索适应河南经济和航空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管理学科为主,管理学与工学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在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研究领域中的较强优势。学校现已建设成为管理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科研、生活、体育设施齐全,较好地满足了发展的需要。学校现有东、南、北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900余亩,建筑面积97万余平方米,资产总值10亿多元。设有管理工程实验中心、会计实验中心、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等35个教学科研实验中心,其中陶瓷材料界面实验室、航空物流实验室、高透水性路面材料实验室被列为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航空材料与工程技术实验室被列为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立项建设,航空制造及装备研究中心、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列为河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工程实验中心、会计实验中心被列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6.6 万平方米。图书馆现有藏书196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200多种,各类专业数据库近21个。学校现已建成“核心层万兆主干、汇聚层千兆主干、百兆交换桌面”的现代校园网络系统,约28 000个信息点遍布教学、科研和生活场所,一个现代化、数字化的校园环境正在形成。
学校现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设有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贸学院、信息科学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民航学院、物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21个教学院、系、部,1个软件学院,66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8个专科专业。其中会计学、工业工程、审计学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档案学、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个专业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工业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档案学5个教学团队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管理工程、会计学、材料工程、机电工程4个实验教学中心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业工程、会计学、经济学3个专业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被确定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学、结构工程、区域经济被确定为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师资力量日益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40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管专家和省级学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9人。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郭重庆、张彦仲等5位院士以及郭道扬、齐二石、毕强等近百位国内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学校有3人被有关高校聘为博士生导师,52人被聘为硕士生导师。
学校确立了“德育首位,教学中心,质量至上,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为国家建设各条战线尤其是国防工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2万余名,成为航空工业和河南省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万余人,在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以及挑战杯等团学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有100余项,学校连年被国家或河南省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学校以提升科研水平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科研基础建设。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项,基于NSFC国际合作项目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近五年来,承担国防科研项目近63项,省部级项目760多项。
学校现有中国航空工业质量与生产力改进研究中心、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CAD/CAM 研究所、土木工程与管理技术研究所等近20个科学研究机构。学校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 “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质量管理与经济发展国际会议”、“中韩质量科学与生产力促进国际会议”等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会议,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校主动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和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主动参加到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中,力求在郑州航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创特色、求发展,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学校成立了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航空材料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聘请了《航空大都市》的作者、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为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首席科学家,设立了“约翰·卡萨达中国工作室”。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列入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向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发展。2013年4月,学校与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成为河南省继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之后在海外建立的第3家孔子学院,也是河南省在非洲设立的第一家孔子学院。
学校先后荣获“郑州市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河南最具公信力的十大教育品牌”,2011年荣膺“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2012年被选为“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 2013年被评为“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学校以六十多年的办学积淀为基石,全校师生正以昂扬的姿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实现更名为郑州航空大学的光荣梦想而努力奋斗。
服务机构仪器
{{f.cname}}
服务次数{{f.showMoreOrdernum}}
历史访问{{f.showMoreClicknum}}